19歲的唐某因沉迷網上賭球欠錢,竟伙同朋友劉某虛構綁架事實向其家人行騙,自導自演了一出“坑爹”苦情戲。盡管唐某的父母最后原諒了他,并希望法庭能夠法外留情,但唐某畢竟觸犯了刑法規(guī)定,構成了詐騙罪,被廣州市天河區(qū)法院判刑。
籌賭資,謊稱被綁架
2014年12月起,唐某開始迷上了網絡賭球,結果越賭越大,越賭越輸,短短三個月,唐某就輸掉人民幣近五萬元。
為籌集賭資,2015年3月29日,唐某通過微信聯系其在網上剛認識的朋友劉某,商定由劉某冒充綁匪,以虛構唐某因欠錢被綁架的事實為名,向唐某家人騙取贖金。
次日,劉某打電話聯系唐某家人,謊稱唐某因欠錢被其綁架,要求唐某家人在第二天上午10點前以匯款的方式交付贖金28萬元。后來經過幾番討價還價,唐某的父親最終在4月1日中午轉賬人民幣1萬元,同時,唐某家人向公安機關報案。
當日下午14時許,公安機關經偵查,在廣東省肇慶市大旺鎮(zhèn)建設一路農貿市場二樓帝豪網吧內將唐某、劉某抓獲歸案。此時,唐某家人方知所謂的綁架,竟然全是兒子自導自演。
公安機關其后將繳獲的人民幣1萬元發(fā)還給了唐某的父親。
求輕判,父母終諒解
廣州市天河區(qū)檢察院將唐某向天河區(qū)法院移送起訴后,唐某的家人一方面“恨鐵不成鋼”,痛心兒子的所為,另一方面也諒解了唐某的錯誤,希望法院能夠“網開一面”。
廣州市天河區(qū)法院審理后認為,被告人唐某、劉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,結伙虛構事實,騙取他人財物,數額較大,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。考慮到被告人唐某、劉某歸案后能如實供述,自愿認罪,可以從輕處罰。被告人唐某詐騙近親屬財物,贓款已繳回并發(fā)還被害人,且已獲諒解,可以酌情從輕處罰。根據被告人唐某、劉某的犯罪情節(jié)和悔罪表現,適用緩刑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,可以宣告緩刑。
法院最后判決唐某犯詐騙罪,判處拘役五個月,緩刑六個月,并處罰金人民幣一千元;判決劉某拘役五個月,緩刑六個月,并處罰金人民幣一千元。唐某最終為自己魯莽的行為付出了受到法律制裁的代價。
?
?
相關鏈接:
商業(yè)保險靠親情綁架開展業(yè)務 遇事兒很難獲得賠償?
·凡注明來源為“海口網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、音視頻、美術設計等作品,版權均屬??诰W所有。未經本網書面授權,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、轉載或建立鏡像。
·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網絡內容從業(yè)人員違法違規(guī)行為舉報郵箱:jb66822333@126.com